正視精油的使用安全
你對精油有哪些認知?
近年來在門診,除了保健食品、草藥、飲食認知、生活習慣會影響體質以外,精油使用也成為影響因素之一,尤其一般民眾對精油的認知只停留在:聞起來香香的、反正用錯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、以為情緒問題就是用薰衣草、只是商人噱頭其實沒療效、喝精油作保健、就是按摩SPA的概念等……請注意!以上都是錯誤認知!
芳香療法可以經由嗅覺影響情緒及記憶
香氣是因人而異的主觀感受,辛曉琪的歌曲中描述懷念的菸草香,咖啡愛好者喜愛沉浸在咖啡館的咖啡香,甚至還有新聞報導可以訂做逝去伴侶味的香水(怎麼有種徐四金《香水》的毛骨悚然?)等。 如果某種味道給人的記憶連結是不好的,使用了反而會加重其負面情緒。所以在調油前可以事先詢問有哪些喜愛或厭惡的香氣,或是在第二次回來諮詢時詢問患者對前一次調油的香氣感受,再加以調整配方。 聞起來香香的精油,會經由嗅覺去影響你的情緒及記憶,一般嗅吸或擴香最好使用天然的精油,因為精油分子也是會經由嗅覺或吸附黏膜而進入人體。聞香時,盡量不要使用百分之百的濃度,最好加入基底油調成10%的濃度,滴在聞香紙上,才能避免嗅覺細胞被過度刺激而失去敏感度。
中醫芳療講求辨證論治
我曾經調配針對體質的足癬用油(精油加基底油)給患者,患者一開始也是半信半疑,後來皮膚狀況改善許多。她跟我說:「從來沒有覺得精油會有效,以前都覺得只是商人噱頭,剛開始用時,並沒有信心,但現在是他的救命油。」 然而有時候我會建議患者可以使用芳香療法,患者經常會說家裡有精油了,有什麼精油也不是很了解,這回答真的讓人很無奈。 精油,並不代表芳香療法的全部,還需從身心狀態、體質(表裡、寒熱、虛實)去調配用油,而不是有一個症狀就用一組配方,有時候同病異治,有時候異病同治,這也是我投入芳香療法的初衷,一開始發現中醫、中草藥、芳香療法有其共通性,當然也有其異質性。
中藥與精油的異質性
芳香療法的精油萃取的多是小分子、比較輕盈的,偏向於性味有辛(意指揮發性)的中藥,當然還要看精油是前味、中味、後味,後味的分子雖然比較大,但仍不及質地重的中藥,質地重的中藥有較佳的滋腎、養血之功,所以如果你只想靠精油來滋腎、補血,很抱歉要讓你失望了。
精油也要注意虛不受補
嚴重的腎虛、血虛之人,滋腎、補血的中藥,若是以科學藥粉仍須長期服用才能填補上去,想要加速療效還需使用湯劑、丸劑、膏方的形式,此外,虛不受補更是個大問題。 精油一樣有虛不受補的問題,在體質虛弱的人身上,如果沒有經過稀釋、單次大量使用、或是使用走竄較強的精油,容易造成頭暈、甚至昏厥。
錯誤使用精油導致月經淋漓不止
曾有一患者來中醫門診調月經,吃中藥吃到後來月經竟然來超過一個星期不會停,我也覺得很奇怪,中藥處方應該沒有問題啊,後來患者才說使用了網路上宣稱有助孕、緩解痛經、溫暖子宮等療效的精油,業者說這商品可以幫助排除子宮瘀血,所以患者以為月經超過一個星期沒有停是正常的(讓我大吃一驚,而且還有其他中醫師也發現這個問題),這也絕對不是甚麼排毒或是好轉反應!月經超過一個星期沒有停就是不正常!況且業者宣稱特殊療效其實是違反醫療法的(政府有規定,請自己上網查)。
熱性精油不等於滋補腸胃
有些人腸胃吸收功能不是很好,全身肌肉消瘦,這類型的人大多對飲食已經非常謹慎,因為體虛就誤以為自己屬於冷底的體質,使用了熱性精油(如薑、肉桂、黑胡椒、丁香等),結果很容易把你剩下的陰血燒更乾、更加虧虛。如果是陰虛內熱體質,更不應該使用熱性精油,這樣容易加重虛熱(手足心熱或背熱),這時候應該要用些健脾的中藥,如黨參、白朮等。
熱性精油可以減肥?
別傻了,飲食控制加運動才是王道!(本段結束)真要說熱性精油可以減肥,大概只有常吃寒涼食物、喝冷飲的人會有一些療效吧! 教大家一個方法,如果肚子經常冷冷的(不是剛運動、洗澡、流汗後),可以嘗試塗抹在腹部(一樣要注意歸經和稀釋),但是剛開始去掉的都是濕氣和水分,如果腹部回溫了,比較有可能可以改善代謝,此時就不要繼續塗抹,否則容易上火。
精油沒有過敏問題?
當然錯!任何精油都有可能過敏(吃飯都可能過敏了),如果你使用精油之後出現皮膚癢或是呼吸困難等反應,就要注意是過敏,過敏可分為立即性及延遲性,嚴重的可能要人命。 此外你還必須釐清:是否使用比較劣質的精油?是否精油濃度太高?芳香療法的臨床使用,是看皮膚或黏膜的種類及厚度、正氣虛弱,來決定精油的劑量與濃度。 有些未經稀釋的精油使用在皮膚上,就容易造成皮膚灼傷,如肉桂、野馬鬱蘭、百里香等;還有些具有光敏性的柑橘類精油,如檸檬、甜橙、葡萄柚等,塗抹之後去曬太陽很容易會曬傷。 另外同樣組成的精油使用一段時間後,最好再諮詢芳療師,因為精油分子同樣會有接受器飽和的問題,而導致失去療效。
居家配方適合你嗎?
多數居家配方是有經過專業芳療師調配的,使用前請先諮詢專業芳療師,不要自己隨便作決定買爽的,如果使用後有不舒服或疾病進展,千萬不要以為這是鬼扯的好轉或排毒反應,請立即就醫!
可不可以喝純露?
老實說我還真不敢喝,除非我親眼看到現場蒸餾出來,或是有先進的設備可以確保製作過程的無菌狀態。不然含有這麼多有機物質是很容易感染細菌或黴菌,如果不容易感染,必定加了抗菌劑或防腐劑,這樣你還敢喝嗎? 純露用於保養品的DIY或是當作化妝水會比較安全,純露的性味和其精油還是不同,就分子大小、性味寒熱就有差異,使用純露就不能完全用使用精油的思考模式。
芳香療法無法完全取代任何一種醫療
前一陣子在台中某個媽媽社群發現,原來芳香療法已經變成直銷了?甚至所有疾病皆可治療?許多民眾紛紛在底下留言,造成對芳香療法的仇視,我看到也覺得非常不可思議。我在臨床使用芳香療法多年,深知芳香療法有其適應症,也有其侷限性。芳香療法無法完全取代任何一種醫療,但是可以作為輔助治療。
精油使用一定要諮詢專業人士
最近去餐廳吃飯,聽到小孩子(小學生)之間也流行使用精油,直讓人頭皮發麻(還是只有我?)這個小孩子因為牙齒痛,同學給他喝了某個精油,牙齒痛改善了,然後呢? 希望他沒事,也希望他是喝到有機且經過稀釋的精油,或只是可以喝的基礎油(不是所有基礎油都可以喝),否則未經稀釋很容易灼傷食道、胃、腸的黏膜,後果不堪設想!(你看了小劉醫師撰寫鹼水灼傷食道的文章了嗎?這樣你還敢給小孩亂喝精油?)。 千萬不要輕易地進行口服精油(很重要自己講三次)!!!除非你有受過專業的芳療訓練,這裡說的芳療訓練不是聽過幾堂課就可以,而是真正取得良好的高階芳療師認證。好的芳療訓練須從了解人體生理、解剖、病理、疾病、體質開始,進而了解精油的使用安全、療效評估、香氣調配等,精油使用一定要諮詢專業人士,才不會在不了解的狀況下造成民眾對芳療的誤解。